八種溝通情境 改善孩子語言能力
2014/04/22 【台灣新生報/記者李叔霖/台北報導】
當小朋友的語言能力發生問題之後,就可能會影響到學習狀況,像這種情形,家長到底該怎麼辦比較好?
專家看法
語言治療師陳佳惠表示,要增加小朋友的語言能力,就必須增加溝通機會,建議家長盡量營造八種溝通情境,同時掌握六個注意事項,如此一來,孩子的語言能力才可望獲得改善。
八種溝通情境
1.特別改變常規:家長可以故意改變平常上學時常走的固定路線,這樣就會引起孩子的注意,這時候可趁機會開啟話題,以及討論相關內容。
2.刻意犯錯或不按牌理出牌:譬如倒飲料的時候不小心灑出來、發糖果時故意不給或少給,以便引導小朋友主動糾正錯誤,這時家長應清楚把錯誤說出來。
3.遊戲時裝傻或耍賴:家長陪孩子玩遊戲時不遵守規則,可以多玩一次或是輸了卻不認帳,如此將促使孩子學習到察覺錯誤及主導遊戲。
4.引起小朋友注意或興趣:當音樂放到一半卻突然關掉,或是在小朋友的面前吃東西,然後要做出很好吃的樣子。
5.讓孩子尋求別人幫助:家長可以把玩具放在看得到卻拿不到的地方,或是把瓶蓋弄得很緊,這樣可以使孩子有機會找別人幫忙。
6.增加小朋友的好奇心:把玩具放在不透明的盒子裡面,或是把玩具藏在手心裡,讓小朋友有興趣甚至產生好奇心。
7.創造同儕互動的機會:孩子生日時請同學吃糖果、請孩子主動幫助其他同學。
8.家長故意製造疑惑:製造疑惑可以促使小朋友有使用問句的機會,譬如紅色加藍色之後會變成什麼顏色?製造疑惑時不宜重複性太高,否則可能會有反效果。
六個注意事項
1.說話時要說清楚每個字:可增加孩子學會新詞的機會以及加強理解。
2.說話時要有明顯語調:生動活潑的語調最容易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。
3.說話時要慢慢說、要有適當的段落:講話經常劈哩趴拉講完容易讓孩子有聽沒有懂,所以家長最好慢慢說,而且要有適當的段落。
4.使用簡短易懂的語句:家長和小朋友聊天時應隨著年齡增加而調整內容,同時內容也需要愈來愈抽象,如此才能讓孩子逐漸成長。
5.家長眼神要注視著孩子:對孩子來說,大人都像巨人一般,距離相當遙遠,所以面對面說話盡量靠近後或蹲下後注視著孩子,這也是良好的禮儀之一。
6.適當表情與身體接觸:家長的手勢或表情經常是小朋友的學習方向,什麼手勢或表情就代表什麼意思,而且適當口語加肢體動作更能夠達成有效溝通的目的。
【更多精采內容,詳見新生報之《養生文化報》】
全文網址: 八種溝通情境 改善孩子語言能力 - 孩子的成長 - 親子寶貝 - udn健康醫藥 http://mag.udn.com/mag/life/storypage.jsp?f_ART_ID=509862#ixzz2zezMcKHp
新百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
營業員:曾坤琦(三省一生)
地址:高雄市前金區中華三路11號B1
發富專線:07-2118888
分機電話:07-2118888轉212
聯絡專線:07-2210248 07-2414748 07-2419575
許可證號:100年金管證總字第0066號
留言列表